7月9日,黔西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到大关镇,代表毕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大关盐号”授牌。
授牌结束后,县关工委主任饶金伦要求大关镇要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故事,将大关红色历史故事编撰成书,使之成为教育广大青少年的典型教案。要持续深入推进开展“家风家教”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庭美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936年2月2日,由贺龙、肖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进入大关镇,在大关开仓放盐,救济穷苦百姓,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大关镇依托红二、六军团在大关镇开仓放盐救济穷苦人民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大关镇表示:将把“大关盐号”作为教育青少年的主要阵地,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发展。
据悉,在此之前“大关盐号”已分别荣获“毕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毕节市2018年度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单位”、“毕节市国防教育基地”等殊荣。(吴林松)